為什么支付寶賬單能刷屏朋友圈?
發布于 2022-11-18 14:36
支付寶今年的“曬賬單”比去年做得更好,核心原因恰恰就是它激發了更多維度的分享心理,發行了更多種類型的社交貨幣。
去年年初,支付寶賬單刷爆了朋友圈,一年后的今天,微信又一次被支付寶刷屏,暫不提兩位馬總對此有什么想法,我看到的是,今年的曬單活動明顯更加成功,連我朋友圈里長期潛水的“鐵柱”都曬出了自己的關鍵詞:柔軟…
為什么今年的“曬賬單”比去年做的好呢?
首先要明白一點,一場活動能夠引發大眾轉發的核心原因,是滿足了人性中“通過分享某些內容為自身形象加分”的心理,這也就是《瘋傳》所講的“社交貨幣理論”。
我們可以通俗地理解為:用戶通過分享一些內容到自己的社交圈,獲得朋友的認可、點贊、評論,從而賺取社交貨幣,社交貨幣越多我們的優越感和存在感就越強。
按照這個思路,今年的“曬賬單”比去年做得更好,核心原因恰恰就是它激發了更多維度的分享心理,發行了更多種類型的社交貨幣。
怎么理解呢?先來回顧下去年的支付寶賬單。
可以看到,2016年的支付寶賬單有刻意將“曬點”設計為消費能力。賬單剛剛推出時,很多人打開后的第一反應都是“我怎么有這么多錢?!”實際上你當時所看到的賬單數額中,包含了不少轉賬的金額。
賬單里的主題為“全年總支出”、“最貴的一餐”、“網購最剁手的一筆”等,還設計了地區消費排名以及數字對比強烈的文案進一步拉大差距,利用龐大的數字去刺激用戶分享,核心是滿足用戶“彰顯自己很有錢”的分享心理,發行的是一種“土豪型社交貨幣”。
單單滿足這一類心理,分享的人數自然是有限的。
而今年,支付寶通過關鍵詞預測等等巧妙的設計,激發了更多種的分享心理,發行了更多種社交貨幣,從而把“土豪曬”變成“全民曬”、“花式曬”。
比如:
才能型社交貨幣:能干、品味、成就、才華..
積極型社交貨幣:旺、小確幸、快樂…
人品型社交貨幣:懂得、品味、純真、愛…
除了關鍵詞的設計,支付寶還設計了更多維度的分享點。
愛心型社交貨幣:可以曬出自己一年參加了幾次公益
炫美型社交貨幣:分享的圖片顯示頭像,可以曬出自己的美照
當然,“土豪型社交貨幣”支付寶仍然保留了,還貼心地設計了隱藏數字功能,滿足不同人的分享習慣。
看上去只是增加了幾個頁面,但這樣設計滿足了更多人、更多種分享心理,也讓“曬賬單”變得更有溫度,從而調動了更多的情緒。
為了擴大分享力度,支付寶曬賬單在細節上也有所深究,進一步降低了用戶的參與成本。
比如關鍵詞設計得模棱兩可。愛、自由、值得這類詞很容易引發共鳴,就像算命和星座一樣,找抽象的大眾詞匯來激發你的認同感,讓你對號入座;
比如更有人情味、代入感的文案,不斷撩撥你的各種情緒;
再比如圖片可以直接保存,簡化了分享的路徑;
用戶具備了分享的動力,這些細節設計則讓用戶的分享行為變得更為順滑。
理解了“曬賬單”刷屏的邏輯,我們不禁也要問一問,支付寶每年搞這么一次活動,它能獲得什么好處呢?
是不是感覺很多,但又一時說不清?
從今年的支付寶“曬賬單”來看,至少為它帶來以下三點價值:
品牌認知:賬單與支付是強關聯,賬單活動可以強化“支付就用支付寶”這一認知;產品活躍、下載:看到別人的賬單,你肯定要打開支付寶看看自己的情況,今天支付寶的活躍數據應該會很高;芝麻信用、螞蟻智能助理、螞蟻森林等等功能都得到了植入曝光;到此,活動就這么結束了嗎?
當然沒有。
一場活動如果不僅能調動大家的分享,還能夠激發全民參與創作,從而引發二次、三次傳播,那才算得上是一流的。
支付寶這次“曬賬單”一定程度上做到了,雖然未必是它預先就設計好的,但從結果來看,很多人基于支付寶的關鍵詞預測展開了大量的討論調侃,還有人對預測方式進行了分析做成圖片傳播,以及利用支付寶關鍵詞的“圖文范式”制作內容。
這種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活動效果,無疑是策劃人最想看到的。
本文來自網絡或網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發郵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相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