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dnrnr"></form>

              <form id="dnrnr"><nobr id="dnrnr"><nobr id="dnrnr"></nobr></nobr></form>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城市
                      香港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香港位于中國南部、珠江口以東,是國際金融商貿中心的世界大都會,是一個生產力強、創意無限的城市。香港陸地總面積達1106.34平方公里,由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包括約260個離島)組成。圖為維多利亞港兩岸建筑物。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香港堅持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提倡兼奉行自由貿易,投資制度自由開放。香港法治體制完善、資金自由流動、規管制度清晰,有龐大的外匯儲備,奉行簡單低稅制。圖為香港維多利亞港兩岸夜景。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香港港是全球最繁忙和最高效率的國際集裝箱港口之一,也是全球供應鏈上的主要樞紐港。香港港目前有80多條國際班輪每周提供約500班集裝箱班輪服務,連接香港港至世界各地500多個目的地。圖為香港港。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機構和市場緊密聯系。政府的政策是維持和發展完善的法律架構、監管制度、基礎設施及行政體制,為各方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維持金融及貨幣體系穩定,使香港能有效地與其他主要金融中心競爭。圖為香港灣仔。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香港是主要的國際和區域航空樞紐。香港國際機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貨運樞紐,也是十大最繁忙客運機場之一。超過120家航空公司提供航班由香港飛往全球逾220個航點,當中約50個位于中國內地。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香港在創科發展的表現在國際上得到肯定。在《2020年世界數碼競爭力年報》中,香港的全球排名躍升至全球的第5位,在與科技基礎建設有關的全球排名,也由第18位上升到第7位。2020年發布的“數碼智能指數”報告中,香港分別于亞太區及全球排名第二及第三,位列全球最先進數碼經濟體之一。香港將進一步落實智慧城市藍圖,額外撥款推出5年“杰出創科學人計劃”。圖為香港科學園。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香港和深圳優勢互補,聯手共同服務大灣區創科發展。香港與深圳共同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深圳科創園區和位于落馬洲河套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圖為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澳門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澳門,簡稱“澳”,位于中國南部,地處珠江三角洲。澳門陸地面積32.9平方公里,總人口67.96萬人。由于澳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所以澳門文化是有深厚傳統內涵的中華文化和以葡萄牙文化為特質的西方文化共存的并行文化,是一種以中華文化為主、兼容葡萄牙文化的具有多元化色彩的共融文化。圖為澳門西灣湖一帶景色。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澳門特區的制度和政策,包括社會制度,經濟制度,保障居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的制度,行政管理、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制度,以及有關政策,均以《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規定為依據?!耙粐鴥芍啤?、“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成為澳門人身體力行、習以為常的社會行為和政治文化。圖為2020年10月1日,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在金蓮花廣場隆重舉行升旗儀式。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澳門經濟外向度高,貨物、資金、外匯、人員進出自由,也是區內稅率最低的地區之一,具有單獨關稅區地位,與國際經濟聯系密切,更與歐盟及葡語國家有著傳統和特殊的關系。圖為2020年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旅游業是澳門重要的經濟支柱。按照把澳門建設為世界旅游休閑中心的長遠目標,特區政府旅游部門以新定位為主軸,開展對旅游政策和措施的調整工作,從推廣、旅游規劃、旅游產品與活動、行業管理、培訓與質量管理等方面,推動旅游業持續和健康的發展。圖為澳門大三巴牌坊。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2020年,是做好“珠澳合作開發橫琴這篇文章”的開局之年。澳門全力投入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大局,與珠海之間路相連、關相通、心相親,規則銜接屢屢破冰,產業項目“全面開花”,珠海橫琴澳資企業超3500家。截至目前,粵澳合作產業園已有25個項目供地,24個項目開工建設,累計投資總額792.7億元。圖為粵澳深度合作區中的橫琴金融島。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作為內地與澳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標志性項目,橫琴新口岸的正式通關,開啟了粵澳合作新的發展階段,也為琴澳兩地往來架起了一道便捷橋、連心橋。圖為橫琴新口岸。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澳門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合作,支持粵澳中醫藥科技合作,加快推進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推進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建設。圖為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澳門現有4所公立及6所私立合共10所高等院校,澳門大學作為澳門第一所中國人創辦的大學、第一所公立大學,是現唯一的綜合性公立大學,在澳門高等教育和與粵港澳大灣區的高校開展合作進程中擔當重要角色。圖為澳門大學。

                      廣州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享有“千年商都”的美譽,面積7434.40平方千米,地處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帶。是廣東省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之一以及“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城市。圖為廣州市景觀。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廣州是一個有22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屬于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沉淀和鮮明的文化個性,具有鮮明嶺南特色?;泟?、廣東音樂和嶺南畫派被并稱為“嶺南三秀”,廣繡、廣彩、廣雕更成為廣州民間文化藝術的瑰寶。圖為廣州中山紀念堂。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廣州氣候宜人,氣候濕潤如春,四季繁花似錦,空氣質量優良,是生態宜居的都會,被聯合國評為“國際花園城市”,獲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最佳范例獎。廣州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聞名世界,有“食在廣州”之稱。圖為市民們享受著輕松休閑時刻。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廣州將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出彩,與深圳攜手實現“雙核聯動、比翼雙飛”,牽引帶動全省發展。圖為珠江新城。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2020年,廣州地區生產總值25019.11億元。產業高端化加速邁進,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30%。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由54.3%提高到59.7%。汽車年產量躍居全國城市首位。圖為智能生產線。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廣州擁有白云國際機場,以及京廣鐵路、廣深鐵路、廣茂鐵路、廣梅汕鐵路和京廣高鐵、貴廣高鐵、南廣高鐵,是我國國際航空樞紐和華南地區重要的特大型鐵路樞紐,與全球、全國各地的聯系極為密切。2020年,白云機場旅客量達到4376.8萬人次,登頂全球第一位。圖為廣州白云機場。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廣州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正以樞紐型網絡城市建設為抓手,重點開展“三大戰略樞紐”——國際航運樞紐、國際航空樞紐和科技創新樞紐建設,提升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信息樞紐功能,并深化開放型經濟管理體制改革,營造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圖為廣州港。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廣州全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等新興支柱產業,加快發展智能裝備與機器人、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新材料與精細化工等新興優勢產業,打造沿江、東南部、西部三大產業帶,形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現代服務業為主體、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圖為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

                      深圳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面積1997.47平方公里(不含深汕特別合作區),位于珠江口東岸,與香港一水之隔,是中國南部海濱城市。中央出臺《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圖為深圳南山區。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2020年深圳生產總值27670.24億元,同比增長3.1%。金融業增加值4189.63億元,同比增長9.1%,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2883.49億元,同比增長11.3%。圖為深圳證券交易所新址。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深圳地處珠江三角洲前沿,是連接香港和中國內地的紐帶和橋梁,是重要的邊境口岸城市。2020年全市進出口總額30502.5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出口總額16972.7億元,同比增長1.5%,進口總額13529.9億元,同比增長3.6%。圖為深圳機場首條定期洲際貨運航線。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深圳作為中國的重要國際門戶,是全球經濟最活躍城市之一,是中國南方重要的高新技術研發和制造基地,是國家創新型城市。2020年,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37.1%。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增加值4893.45億元,同比增長2.6%。圖為深圳5G基站。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深圳是中國首個以城市為基本單元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正在加快打造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在電子信息、互聯網、生物、新能源等產業具有領先地位。深圳孕育出了華為、中興、騰訊、比亞迪等一大批高科技企業。圖為深圳華為。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深圳是創業者的天堂,全世界創客的樂土,是一座“沒有冬天的城市”。深港青年夢工場新孵化創業團隊61家,深港設計創意產業園正式運營。深圳已建立市場導向的人才吸引和認定政策,截止至2020年,深圳擁有全職院士54人,高層次人才17萬人,留學歸國人員超過15萬人、專業技術人才超過196萬人。圖為深港青年夢工場。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深圳大力推進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深港在河套地區合作建設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以創新和科技為主軸,集聚國際創新資源,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化創新合作新平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發展新引擎、深港跨境深度合作新支點、政策制度改革創新試驗區。圖為深圳河套地區。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深圳的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是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一部分,近年來,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整合深港兩地資源,集聚全球高端要素,重點發展金融、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及專業服務、港口服務、航運服務和其他戰略性新興服務業,推進深港經濟融合發展。圖為前海蛇口自貿區蛇口太子灣郵輪母港。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深圳擁有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頻繁的文化展演,優美的生態環境,令人羨慕的“深圳藍”以及發達的志愿者文化。深圳具有文化發展的獨特魅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設計之都”和“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稱號。圖為深圳圖書館。

                      珠海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珠海,位于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是東南沿海重要的風景旅游城市。珠海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與澳門形成極點帶動,積極合作開發橫琴。圖為珠海市區。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珠海面積1736.46平方公里,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積最大、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島嶼海岸線總長601.77公里,其中無人居住的海島135個,素有“百島之市”之稱。圖為珠海萬山鎮。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十三五”時期,珠海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4%,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3481.94億元。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5936元,年均增長9.1%。圖為珠海橫琴新區一角。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珠海是我國重要的口岸城市,設有拱北、橫琴、珠澳跨境工業區3個陸運口岸,九洲港、灣仔港輪渡客運、珠海港、斗門港、萬山港5個水運口岸,共8個國家一類口岸,是僅次于深圳的中國第二大口岸城市。圖為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珠海推動交通外聯內暢。2020年,港珠澳大橋及口岸正式開通。珠海機場客流量突破千萬人次,通達城市85個。建成蓮洲通用機場。高欄港貨物吞吐量突破億噸大關。高鐵通達城市64個。圖為珠海高欄港。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珠海積極推進珠澳合作,粵澳合作產業園、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等平臺的集聚效應不斷顯現。2020年,橫琴成為內地澳企最集中區域,累計注冊澳資企業3575家。圖為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內。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珠海積極參與“兩點兩廊”建設,大力創建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2020年,珠海高新技術企業超2200家,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從2.64%提高到3.15%,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從22.7件提高到91.5件,涌現出世界最大兩棲飛機AG600等一批創新成果。圖為珠海企業的機器人實驗室。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珠海是全國唯一以整體城市景觀入選“全國旅游勝地四十佳”的城市,人居環境一流,榮獲聯合國人居中心頒發的“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范例獎”。圖為珠海市香洲區。

                      佛山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佛山,簡稱“佛”,位于廣東省中部,地處珠三角腹地,面積3797.72平方公里。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佛山正搶抓重要歷史機遇,積極推進廣佛超級城市建設,主動承接深圳溢出效應,借力港澳打造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圖為佛山新城。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佛山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素有陶藝之鄉、粵劇之鄉、武術之鄉、廣紗中心、嶺南成藥之鄉、民間藝術之鄉等美譽,形成了秋色、“行通濟”等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祖居就在佛山順德。圖為佛山人信仰的中心——祖廟。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佛山是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廣東重要的制造業中心。近年來,佛山經濟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發展質量效益顯著提升。2020年,佛山地區生產總值達10816.47億元,年均增長6.1%,成為全國第17個、全省第3個經濟總量超萬億城市。圖為佛山制造企業。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佛山與廣州共建大灣區廣佛極點,規劃建設“1+4”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廣佛地鐵全線開通,海華大橋通車,兩市開啟全域同城化新篇章。圖為廣佛地鐵。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佛山加快推進順德粵港澳協同發展合作區、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粵港澳合作高端服務示范區、中國(佛山)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禪城低碳發展示范區建設、南海國家環境服務業華南集聚區等重大平臺建設。圖為佛山三龍灣片區。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佛山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2020年,新增造林4714公頃、綠化11.3萬畝、公園綠地864公頃、碧道130公里,順德區、高明區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云勇林場獲批國家森林公園,10個鎮獲評省級森林小鎮。圖為佛山南海區。

                      惠州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惠州位于廣東省中南部、珠三角東端,素有“粵東門戶”之稱。全市陸地面積1.13萬平方公里,是大灣區內陸地面積第二大的城市,海域面積452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81.4公里,是廣東省海洋大市。圖為風景秀麗的惠城。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惠州歷史文化悠久,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著2200多年的建制史、1400多年的建城史。歷代先后有葛洪、蘇東坡、文天祥等480多位歷史名人客寓或蒞臨惠州。曾建立了全國第一個區級蘇維埃政權,誕生了名震中外的東江縱隊。圖為鄧演達紀念園。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惠州加快塑造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優勢。2020年,惠州地區生產總值達4222億元。??松梨诨葜菀蚁╉椖恐黧w工程全面建設,啟動中海殼牌三期項目填海造地工程,推動正威新材料一期投產,恒力PTA一期完成主體工程,推動太平嶺核電期兩臺機組核準開工。大亞灣石化區煉化一體化規模躍居全國第一。圖為惠州大亞灣石化區。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惠州加快建設“豐”字交通,構建現代大交通體系。加快建設惠州灣高速,廣汕高鐵惠城南站等重大聯通樞紐。廈深高鐵惠州段已聯通廣深港高鐵網絡,廣汕高鐵和贛深高鐵惠州段全面動工建設。圖為潮惠高速。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惠州全市規劃建設了8個省級以上產業園區,全國三個之一的中韓產業園落戶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稔平半島等重大發展平臺加快規劃建設,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項目落戶惠州。圖為中韓產業園內的TCL自動化產線。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惠州生態環境優美,依山伴湖、擁江抱海,自然風光秀麗,旅游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擁有“苧蘿仙子”美譽的惠州西湖、“嶺南第一山”之稱的道教、佛教名山羅浮山、“北回歸線上的綠洲”南昆山、風光旖旎的巽寮灣等。圖為羅浮山。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惠州曾獲年度“中國十佳綠色城市”稱號,綠色發展指數常年居全省第一。近年來,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始終堅持生態優先,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不斷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圖為惠州景觀。

                      東莞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東莞,簡稱“莞”,面積2460平方千米,是全國5個不設區的地級市之一。東莞位于廣州東南、珠江口東岸,南鄰深圳,是廣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東莞努力打造大灣區先進制造業中心,強化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功能、強化擴大開放合作的示范功能、強化現代優質生活的服務功能。東莞圖為東莞南城。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東莞美譽眾多,有“音樂之城”“科技之城”“博物館之城”、國家森林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籃球城市等稱號。東莞市既有濱海秀色、稻海蕉林、荔紅荷香、旗峰勝跡等自然風景,又有豐富的人文景觀,是中國近代史開篇地、東江人民抗日根據地、改革開放的先行地,也是第一批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圖為東莞城市風景。圖為東莞濱海灣新區。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東莞經濟實力穩中有進,2020年,東莞地區生產總值達9650.2億元,年均增長6.5%。外貿進出口超1.3萬億元,穩居全國第五。圖為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東莞正著力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加強國鐵、城際軌道項目前期研究,莞惠城軌建成通車,贛深客專東莞段開工建設?;㈤T高鐵站、東莞西站、東莞火車站等TOD項目加快推進。圖為莞惠城軌。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東莞區域創新體系加快完善,2020年,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強度從2.36%提至3.06%,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全球第四臺、中國首臺散裂中子源投入運營。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加快建設,研究成果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圖為東莞散裂中子源。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東莞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成為工業增長的主要力量。2020年,東莞手機出貨量位居全球前五。95家市級試點企業實現倍增,78家企業入圍廣東制造業500強。單位規上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31%。圖為手機廠工作人員運行生產。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東莞生態環境質量提升跑出加速度,是國際花園城市,空氣質量在中國74個大中城市位居前列,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擁有20個森林公園、23個濕地公園、6個自然保護區、1155公里綠道、11個鎮成功創建廣東省森林小鎮。圖為東莞永安鎮。

                      中山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中山,古稱“香山”,是偉人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中山毗鄰港澳,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處,總面積約1784平方公里。中山是全國著名僑鄉,旅居世界各地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同胞80多萬人。圖為中山興中廣場。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中山擁有國家高新區火炬開發區、翠亨新區等重要發展平臺。中山實施市級統籌、組團發展、鎮區活力、分類實施“四輪驅動”,積極順應城市向東擁灣發展,堅持東部沿海片區與中心城區一體化規劃,努力打造灣區現代化濱海新城。圖為中山岐江河一帶。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中山工業質量效益不斷提升。2020年,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49.3%和15.8%,規上工業企業增至3868家,形成電子信息、白色家電、裝備制造等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建成3個省級大數據產業園。圖為智能自動化生產線。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2020年,中山公路總里程達2935公里,南沙港鐵路、深中通道等一批重大交通項目開工建設,黃圃快線、北二環主線等一批快速路建成通車,打通26條“瓶頸路”,完成一批市政道路升級改造。圖為深中通道建設圖。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中山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十三五”期間,有效發明專利達8383件,高新技術企業從427家增至2500多家。重大創新平臺取得突破,引進光子科學中心和先進低溫研究院,中科院藥物創新研究院中山研究院、哈工大無人裝備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建成并投入運營。圖為聯合光電無塵車間。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中山堅持將生態保護放在推進大灣區建設的優先位置,2020年獲評國家森林城市,累計造林4.5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3.1%,建成翠亨國家濕地公園、金字山公園等一批公園??諝赓|量不斷提升,優良天數比例提高到90.2%。圖為中山城區。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中山大力弘揚“敢為天下先”城市精神,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嶺南特色文化、香山文化、商業文化等,深度挖掘和弘揚孫中山文化資源,推進孫中山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建設,積極引進境內外高端教育資源,加強青少年交流合作,深化人文、教育、醫療、社會治理等全方位合作。圖為孫文紀念公園的孫中山雕像。

                      江門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江門,別稱“五邑”,位于廣東省中南部,面積9507平方公里,是珠江三角洲西岸中心城市之一,地處珠三角進入粵西乃至大西南的戰略通道,在粵港澳大灣區中處于承東啟西的關鍵節點,力爭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新的增長極、大灣區西翼樞紐門戶城市。圖為江門五邑華僑廣場和周邊商圈。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江門是中國僑都,祖籍江門的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遍布全球107個國家和地區,近400萬人,與市內人口相當,擁有“海內外兩個江門”的人緣優勢,享有“世界僑鄉、僑鄉世界”以及“世界廣僑之都”等美譽。圖為江門華僑華人博物館。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2020年,江門市地區生產總值為3200.95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74.48億元,同比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333.23億元,同比增長2.3%;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593.24億元,同比增長1.9%。圖為江門化工生產基地。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2020年,江門金融業交出亮眼成績單。全年實現增加值243億元,增速7.1%,全年保持對GDP的正向拉動。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5475.45億元、同比增長10.69%,各項貸款余額4390.98億元、同比增長19.72%,增速均排全省第5位。圖為江門高新區火炬大廈。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江門是大灣區西翼的樞紐門戶城市,總建筑面積25.45萬平方米的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已投入使用,匯聚了既有的江湛鐵路、廣珠城際、廣珠鐵路以及在建的深江鐵路等,是粵港澳大灣區西南部地區交通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圖為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對接港珠澳大橋的黃茅??绾Mǖ拦こ涕_工,該項目建成后,將形成香港—珠?!T—粵西大通道,有利于發揮港珠澳大橋的功能,促進珠江口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集聚,對強化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圖為黃茅??绾Mǖ涝O計效果圖。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江門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1800家,是“十二五”期末的9倍,工業總產值突破5000億元,五大新興產業產值超2100億元,年產值超50億元的大型企業10家。圖為江門國家高新區。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江門穩步推進江門人才島規劃建設。截至2020年底,全島累計完成投資額超85億元,已開工實施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工程、公共服務工程、產業載體等64個項目,成功吸引了省科學院、騰訊、華為、IBM、中國電子等一批優質項目、重點項目入駐,科技產業園、科創中心等載體建設加快,科技創新要素進一步集聚。圖為江門人才島效果圖。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十三五”期間,江門“三區并進”區域發展格局漸次成形,都市核心區一體化進程加快,中心城區產城融合示范區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省級試點。大廣海灣區加快建設,銀湖灣濱海新區建設穩步推進,臺山核電1、2號機組投入商運。生態發展區綠色優勢逐步釋放,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創建扎實推進。圖為江門臺山鎮海灣紅樹林。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江門的海域、岸線、海島、港灣、灘涂、旅游、漁業等資源組合優勢十分明顯。全市領?;€以內海域面積2886平方公里。沿海岸線420公里,約占全省的1/10;島嶼岸線356.8公里,約占全省的1/6;水深小于5米的淺海灘涂面積約140平方公里。圖為江門臺山上下川島。

                      肇慶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肇慶,簡稱“肇”,古稱端州,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位于廣東省中西部、西江中游,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肇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曾是西江流域政治中心和軍事重鎮;既是嶺南土著文化和廣府文化的發祥地,也是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西方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最早的交匯處。圖為肇慶七星巖-水月巖云。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肇慶有2200多年歷史,曾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稱號,是嶺南文化和粵語發祥地,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站,是廣東省著名的僑鄉之一、有港澳同胞30多萬人。圖為山湖城江美景。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肇慶旅游資源得天獨厚,生態環境優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著名的星湖風景名勝區是首批國家4A級旅游區,景區內有被譽為“嶺南第一奇觀”的七星巖和被中外科學家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洲”鼎湖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此設立了“人和生物圈”生態定位研究站。圖為鼎湖山。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2020年,肇慶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11.65億元,同比增長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24.5億元,同比增長9%,增速排名全省第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外貿進出口總額分別增長2.6%、12.1%、2.1%;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3%。圖為閱江大橋。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肇慶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優先”,主動承接大灣區產業溢出,從大灣區兄弟城市引進產業項目325個、投資總額503億元;肇慶高新區新引進項目158個,大華農等6家企業完成總部遷入。西江高新區、高要產業轉移工業園(金利高新區)成功獲批為省級高新區。圖為肇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十三五”時期,肇慶基礎設施建設速度全面加快。全市域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資498億元,廣佛肇高速一期、汕昆、汕湛等多條貫通山區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建成閱江大橋、肇慶火車站綜合體、肇慶東站站前綜合體,廣佛肇城際軌道投入運營,開通肇慶始發直達香港和深圳高鐵,連續3年成為全省交通最暢通城市之一。圖為肇慶火車站綜合體。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十三五”時期,肇慶實施工業發展“366”、創新驅動發展“1133”、現代農業發展“611”三大工程,產業發展步伐加快,“2+4+N”產業平臺加快建設,形成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金屬加工等7個超百億元產業集群,高新技術企業增長4倍,成功創建省級高新區2個、省產業園(集聚地)4個。圖為肇慶新區科技創新中心。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肇慶新區獲省支持建設粵港澳特色合作平臺,肇慶高新區成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列入珠三角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肇慶)、廣佛肇(懷集)經濟合作區加快建設。圖為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肇慶)。

                      • 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肇慶市民群眾獲得感更加充實,“十三五”期間,財政投入民生類支出比“十二五”增加463億元、增長64.8%,新增義務教育學位7.2萬多個、醫院床位3700多張,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參保率穩步提升,創建成為國家森林城市。圖為肇慶新區體育中心。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一区精品国产自在现偷99精品国产在热2019国产拍偷精品网国产精品视频全国免费观看,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青青精品视频国产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第一页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精品自拍国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不,国产精品视频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2019精品国产品对白在线65年香蕉精品国产高清自在自线隔壁老王国产在线精品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精品国产自在现偷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水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gogo西西人体大尺寸大胆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