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制作的六集專題片《沿途有你》7月3日在香港翡翠臺播出最后一集《創設未來》。在該集中,香港特區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講述香港未來如何以創科產業作為突破口加速發展。特約主持人陳貝兒還走進粵港澳大灣區多個高科技“秘密基地”,揭秘大灣區創科產業工作者如何運用強有力的科研資源和供應鏈支撐實現自己的“創科夢”。
《沿途有你》收視率數據
整部專題片一共六集,從5月29日至7月3日逢周日18:00在翡翠臺播出,當晚23:00在無線財經臺重播。根據TVB統計數據,該專題片最高收視率破9,吸引超過80萬香港觀眾觀看。節目組從去年底開始在北京、香港以及廣東珠三角9市等多地進行采訪拍攝,主持人、記者陳貝兒通過采訪調查、人物專訪等形式,講述25年來香港的發展,也展示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3年來,粵港優勢互補,深度融合發展取得的新進步。
專題片在香港播出后引起積極反響,香港《大公報》7月4日要聞版報道:“50多位香港回歸歷程的親歷者,他們當中有香港政界要員、香港社會各界知名人士代表,也有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企業家、餐飲從業者、志愿者等。講述的一個個小故事,以新穎獨特的視角告訴世界——今天的香港,由亂到治,由治及興,正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契機,釋放新活力?!?/p>
香港“新農人”扎根江門種菜養魚
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的羅偉特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學生時期也甚少和田間地頭直接接觸。大四時一次機緣巧合的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對魚菜共生農業技術產生了興趣。但寸土寸金的香港難以提供廣闊的實驗土地,于是他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將目光投向廣東省,最終選擇在江門市提供的200平方米溫室大棚開始了創業之路。
創業六年,從基礎科研到產業轉化,羅偉特和小伙伴們通過一步一個腳印的扎實實踐,在廣闊的中國農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機遇。他向記者介紹,他們擁有的魚菜共生專利技術使零農殘蔬菜年產量提升了206%,成本降低83%,帶動了251個當地家庭增加收入。
香港回歸25年里,很多像羅偉特這樣的香港創新創業者,來到大灣區內地城市開展科創工作,或者將自己的科研成果,拿到大灣區內地城市進行實驗,并進行產業化?!痘浉郯拇鬄硡^發展規劃綱要》發布3年來,粵港澳三地更是進一步攜手打造協同創新體系,科創資源加快集聚,“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正加速建設??苿撘舱诔蔀橄愀劢洕l展的新動力。
制造業“好萊塢”孵化國際領先科創企業
香港的創新能力如何實現更好的產出?答案在粵港澳大灣區。好的想法加上試驗、培育和轉化,才能吸引高校的研發力量以及創科企業實現更廣闊的“科創夢”。
香港地政總署署長黎志華向記者講述了一個典型的孵化案例?,F在香港地政總署制作地圖、土地執法普遍會用到無人機,而無人機與香港恰好淵源頗深。全球商用無人機企業中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的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汪滔,就是從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專業畢業之后,在導師李澤湘的幫助下創立大疆。
香港的創新力量和內地的產業鏈結合在一起,產生出許多不僅是中國制造,更是中國創造的產品,這是大灣區共融發展的優勢,也是香港科創的遠景。
在東莞,一個名叫“松山湖XbotPark機器人部落”的“秘密基地”孵化了60多家硬科技公司,獨角獸企業占到15%。一批香港高校培養的人才在這里開創產業,把有潛力的科研人批量打造成有全球影響力的創始人。
“松山湖XbotPark機器人部落”創始人、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多年致力于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希望通過創新教育和創業孵化驅動產業創新和社會進步。他在節目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為科技創業者提供了實現夢想的舞臺,他們正利用大灣區的產業基礎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從而成為國際上的領軍企業、頭牌企業?!皷|莞是‘世界工廠’,大灣區就是制造業的‘好萊塢’(Hollywood)”。
廣東逸動科技創始人陶師正畢業于香港科技大學,目前專注于船用電力驅動系統的研發和生產。他對粵港澳大灣區的供應鏈反應速度深有體會:“同樣一個零件你需要加工或者需要制造,可能在美國需要花1~2周的時間,但是你在中國、在大灣區可能1~2天就可以了?!彼硎?,大灣區龐大的人才儲備和強有力的技術、金融支撐同樣為科創公司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李澤湘也在節目中表達了他的觀點:“在十年、二十年的時間里,深度地把香港和內地融合起來,在科創的賽道上做文章,這是目前解決香港困境最好的辦法?!?/p>
粵港澳大灣區科研力量深度融合賦能灣區
從陸地到藍天,祖國不少重大科研項目都有香港團隊的身影。嫦娥五號攜帶 1731 克月球月壤樣品,于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這是繼蘇聯月球 24 號之后時隔 44 年人類再次從月面帶回月球樣本。此次成功采樣,離不開香港理工大學容啟亮教授團隊研制的“表取采樣執行裝置”。
事實上,如此繁雜且高層級的“作品”單個實驗室很難提供所有設備,因此測試是在國家不同地區完成的。容教授也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香港和內地要在一起合作才能做出好的東西?!?/p>
香港至今已設有 16 所國家重點實驗室,6 所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以及 22 所中國科學院聯合實驗室。近年來 大灣區各項科研要素實現便捷流通,在科研資金跨境使用方面,內地過去兩年已經批出了超過 4.4 億元人民幣,給香港的大學及科研機構開展項目研發或者是建立實驗室,當中接近一半來自廣東。
今年 6 月 國務院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這是繼去年出臺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方案后,中央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大灣區建設作出的又一重大決策部署,即將開校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正是香港參與南沙建設的優良示范。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倪明選教授表示,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共同構成香港科技大學2.0。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將肩負起為國家培養高水平、創新性人才的歷史使命。
除了培養人才外,內地的科研能力還可以輻射香港。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院長高民在節目中介紹,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的南沙分中心是粵港科研合作的“中轉站”,包括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的研究團隊可借助廣州超算中心“天河二號”系統高速處理大量數據。如今將近200個香港科研團隊在校園里直接使用該中心的超算服務?!耙郧跋愀鄣睦蠋熢谙愀郯褦祿截惖経盤、硬盤上,找個學生跑到深圳或者天津??咳税褦祿\過來,再運回去?,F在老師不需要這么做,只需要在香港的學校里就能直接使用天河2號的超算能力?!彼榻B,過去幾年香港的高校使用的天河2號超算達到超過2億核時,換算成家用高性能PC需要計算超過3000年。這些計算成果包括香港科技大學的團隊幫助中國香港隊通過風洞計算改善騎行姿勢,拿下東京奧運的自行車賽事獎牌。
李家超透露香港未來兩項重點任務
在深港接壤的落馬洲河套地區上,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全面完工后,這里將成為香港最大的創科園區。香港特區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香港和深圳的互補性很強,要完善整個科技的生態,需要深圳和香港強強聯手,進而將成功經驗輻射全國。
她在任期內最后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要由創科推動香港再工業化的發展,使創科成為香港新經濟動力。北部都會區將建設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整個都會區發展完成后,將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并提供65萬個職位,包括15萬個創科產業相關職位。
李家超還在今年提出將設立“北部都會區”統籌發展部門,加強與內地的聯系和互動,以北部都會區作紐帶共建高質灣區,開拓及帶動多元經濟?!啊奈濉巹澮呀浗o了香港很好的定位,其中包括把香港建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這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最直接的一個方向。創科可以確保我們的競爭力,沒有創科就沒有未來?!?/p>
?。ㄓ浾?張詩雨)